萬神殿(Pantheon)是羅馬神廟的代表作。建於西元前27年,已有近二千年的歷史,
其後毀於西元80年的一場大火。現今的萬神殿是西元118年重新建造的,基本上仍維持原貌。
西元609年拜占廷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,後者將他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
(Santa Maria ad Martyres),這也是今天萬神殿的正式名稱。
萬神殿的外觀門廊是八根一排的花崗石圓柱,配以三角頂。門廊後是長方形的山牆,
然後便是萬神殿的圓形穹頂,其高度和直徑都是43.3米,神殿內猶如進入球體的中心點,
大廳的穹頂是半個球體罩在頭頂,將其曲線沿圓周向下延伸,
則構成另外半個球體。整個球體無任何支撐,渾然一體,令人驚嘆二千年前的建築師的技術高超啊!
羅馬萬神殿有其特殊之內涵及想傳達之意念。
第一就是羅馬人之宇宙觀,一座萬神殿可以說是眾神之鄉~天堂的象徵!
而表現在建築內即是將宇宙之神置於圓形牆壁之周邊,每天陽光從天眼射入室內,隨著時間之轉動,
光束便會照在不同之神像上面,強調了他們之存在。
另一方面,此廟也有政治上內涵,在入口門廊有奧古斯都之神像,廟內有神格化之凱撒,
而哈德連則位於圓廳內執掌大法。這時候羅馬帝國成了一個宇宙之縮影。
萬神廟中的許多單元及神像就好像是帝國中之許多部份,現在成了一個個體,統合在哈德連之下。
如果說得更徹底,萬神廟就好像是一個致治之櫥窗。
萬神殿是希臘廟宇和羅馬圓形建築物的結合。
羅馬的萬神廟亦使用了來自各個行省之材料,像埃及之花崗岩及斑岩、非洲之彩色大理石、
希臘地中海之白色大理石,而將這些材料組合成一體之媒界力量即是羅馬的混凝土。
萬神殿由混凝土建造其主體結構,內牆用大理石,外牆是磚造,大圓頂上的天窗可讓陽光照射進來,
藻井不但具有裝飾性,也能減輕大圓頂的重量。
萬神殿有個很妙的屋頂,在圓頂的正中央有個直徑九公尺的圓天窗,是整座建築的採光來源,
整個室內的光線全依賴圓洞投射的光,如果遇到下雨,地板上設計有許多小洞,
是排水用的,所以不怕淹水,真環保。
這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神殿了!
神殿的斜對角走過去呢,就是大家都說好喝的金杯咖啡了(但本人覺得普普說)
這傢伙大概是熱昏了,我要拍他,他卻是一臉晃神!
大家都忙著喝咖啡!結果最好喝的是林君的這杯有奶油的啦!
但。。。我沒喝到!
話說,那義大利的太陽實在太熱情了,常讓我們在拍照時都很抓狂的耐性全失。
下面來個實況轉播好了
夠寫實了吧!